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 >> 科研 >> 教育论文>> 正文内容

教育论文

让你的历史课堂开篇出彩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3-05-29 08:30:00 点击数:550

历史组 杨建萍

       【摘要】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设计别具匠心的开篇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设计导入让你的历史课堂开篇出彩呢?本文结合初中历史教学中几个不同的导入案例来体会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关键词】  导入  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       

       导入是指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教师通过恰当的多种多样的信息,建立问题情境教学,制造学习气氛,帮助学生在接受知识前做好心理上、认知上的准备的一种教学行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如果一节历史课能有一个新颖、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为上好课打下良好基础;如果一节历史课能有一个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的“导入”,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一方面注意通过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学习欲望;另一方面注意通过导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笔者近年来在课堂导入如何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的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现就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新闻时事导入,更具新颖性

        新闻时事就是社会上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公众兴趣的重要事实。新闻时事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历史课堂用新闻时事导入,学生会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迫切愿望。

        在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多媒体出示一则新闻“2011年3月12日,日本发生大规模地震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表示将提供人道援助。”教师问:“这则新闻告诉我们英国女王是英国的最高统治者吗?”学生回答:“不是,因为女王没有人道援助的实权,只是向日本天皇表示哀悼。”教师再问:“500多年前的英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宣称国王受命于上帝,拥有无限权力;国王既不受法律的约束,也不受任何臣民的约束;国家主权属于国王,议会的权力来自王权。是什么事件使500多年后的英王丧失了权力呢?然后导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

        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的新闻时事也许有很多,但我为什么选择这一则新闻呢?我自己认为这则新闻和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完美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简述《权利法案》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这则新闻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是封建君主专制,革命后君主专制被推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下降。

        二、利用图片导入,更加直观

      图片种类很多,有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历史人物等,可直观展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形象,给学生以生动的视觉感受,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历史教学提供宝贵的素材。

        例如在讲《俄国农奴制改革》前,教师出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图片后,问学生图片上的人物姓什么?多数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普京实际上是姓,全名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而普京祖上因为是来自俄特维尔省的农奴,农奴是没有姓氏的,直到农奴制改革后才有了姓氏。这时学生就会对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产生兴趣,进一步会思考农奴制改革为什么能使俄国农奴有了做人的基本尊严?这次改革对俄国到底有哪些影响呢?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第15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而普京家庭的变化既能落实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这一教学目标即“宣布农奴成为自由人”,又能落实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农奴获得“自由”,为工厂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三、影视导入,渲染气氛

        几千年的历史,发生在过去,对于现在的我们无法再亲身经历,那如何形象的感知?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通过回放相关的历史影片,让学生仿佛自己就置身其中,打破了凭空的想象和神秘,让同学们眼见为实,增强了学习的欲望。

      如在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前,可播放电影《我的1919》片断,在学生被顾维钧与帝国主义国家据理力争的场面所震撼时问,这部影片反映的内容和中国历史上什么事件有关?教师:“影片中顾维钧拒绝签字的和约叫《凡尔赛和约》,它的签订和其它和约一并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而导入新课学习。

         影片中顾维钧据理力争的是中国山东问题。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中国北洋政府派出的四位代表,提出收回曾被德国占领的山东省及特权。列强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全部转给日本,作为日本参加战争的回报。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的是《凡尔赛和约》涉及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这也是我选择这段影片导入的目的。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落实了教学目标。但是利用影片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影片的长度和真伪。电影《我的1919》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场景是不会出现在真实的历史画面中的,因为在签订《凡尔赛和约》时并没有中方代表的身影。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依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创新方式,恰如其分地设计导入,一定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开篇出彩,圆满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