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规三问

作者:编辑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12-05 15:40:47 点击数:55

初中21级英语组  李庆敏

一、为什么制定班规?

1. 建设优秀班级的需要

一个有序的班级,必须拥有严格的制度管理。没有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就会导致班风散漫、班纪松弛、班级管理失控,就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意味着班级管理的失败。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将班级的日常学习生活秩序纳入规范管理, “严”字当头,才能创造一个有序空间。也就是咱们学校倡导的,首先做到律行成习,才能化习为德。

2.自身性格特点需要

在学校历次的班主任培训中,我特别羡慕的是那些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的教师,他们将现场的氛围推向高潮。我在想:这样的老师回到教室,无需多言,就能带动孩子们学习和搞活动的激情,这样的班级,孩子们能不昂扬向上吗?我还羡慕那些领袖型、权威型的强势教师,教室门口一站,就有君临天下之势,不怒自威,连我看了,心里都有几分发憷,学生们更是老师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这样的班级当然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次培训完毕,回到教室,我总是努力地气沉丹田,振臂一呼,期待学生被带动起来。但因为自己本身性格平和,模仿的动作和自己的天性是两张皮,自己别扭,底气不足,学生很快发现端倪,结果是东施效颦,自己在学生面前很快败下阵来。后来在失败中慢慢明白,要想带好班级,就需要有明确的自我认知,所以我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做与自己性格相符的工作,过和自己性格相符的生活,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我自评性格平和,不能以声以势夺人,遇到强势的家长和撒泼的学生,心里没底,没有临场应变的能力,就需要借助外力,需要有言在先,这外力就是班规。

二、如何制定班规?

1. 谁的班规谁做主,师生一起制定

一说到制定班规班纪,学生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惩罚,认为规章制度就是找学生茬的制度,内心就是抵触的。老师也往往忘记班规班纪也包括自己,在管理中,经常越权,受情绪支配,篡改班规班纪。惩罚学生时,往往看心情。结果,学生表面上接受了惩罚,实际上私下里和老师对着干,这样班级管理就会非常被动。我认为班规既管学生,也管老师,应该师生一起制定。自从参加了学校的班主任培训和学习了《班级管理智慧精选》,我也逐渐改进了班规制定的方法,不是老师一言堂,而是师生一起讨论制定。学生一下子就沸腾起来,觉得自己真正是班级的主人了。老师与学生商讨班规制定的原则,学生可以自主讨论,学生每小组负责其中一项,然后组合起来组成班规试用版本。这样制定的班规,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就有条款上的认知,有情感上的认同,有遵守的意志,自然就有遵守的意愿和行为。

2.班规设置合理,容易量化,学生清楚明了,易于遵守

所有班规都是具体的,可量化的。不要模棱两可,否则都是正确的废话,成了摆设。例如不要说桌椅摆放整齐,因为整齐没有标准,不如改成凳子和桌子边沿一条线,桌子和地砖边沿线一致。例如按时到校,何谓按时?到学校门口,还是打卡计时?我们班规是7点20到座位上,并且拿出书,开始早读才算按时到校。

三、如何执行?

1. 不折不扣的执行,“对错误零容忍”

要想班规有效,就需要不走样地执行,尤其是初一上半学期,需要老师落实班规的执行,或者说老师带头执行。例如我们班规定迟到1分钟,放学罚10分钟在学校学习或为班级服务。谁执行?刚开始必须是班主任看着落实,给他布置学习任务,班干部也陪着。学生习惯后,班干部负责。老师也要遵守班规,我们班的一次性餐具使用班费买,谁使用一套都收费一元,我使用一次,也和学生一样,交给生活委员一元钱。

2.挖掘班规后边的文化内涵,让文化引领枯燥的班规。“对灵魂的无限热爱”

制定班规班纪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遵规守纪,班主任管理省时省力,更是为了提升孩子的精神气质和心理能量。如果学生从内心接受班规,一旦出现违纪情况,也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不会出现学生认为老师故意找茬的情况,学生的自尊并未受到伤害,班级人际关系不会破坏和失去平衡,因为班级所有发生的事件都是对事不对人的。

例如:初一入学之始,学校要求学生“穿好校服”,我就和学生一起探究:为什么要穿好校服?穿衣戴帽和学习、和做人有关系吗?还是小题大做?

我首先告诉学生历史渊源,孔子在《论语》里说“君子正其衣冠”,整齐是孔子对穿衣戴帽的基本要求。衣冠不正,君子是引以为耻的。《童蒙须知》提到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还详细列出穿脱衣服的标准。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通过古人及今人的论述,学生们了解到穿戴整齐,是有文化有教养的文明表现,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还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看似无关小事,实则是大事。

那怎样才算穿校服合格呢?怎样穿出自己的风采?我们参照的标准是张伯苓的《镜箴》:“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这里面,包含了对学生脸面、发型、衣服、头型、肩膀、胸部、背部等各个部位的要求。同时再学习学校的校服穿着规定,两个结合起来,有班里合格的同学做示范,学生一目了然。达到要求的同学,身姿挺拔,精气神俱佳;没有达标的同学,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也能做到挺胸收腹,校服整齐。这让学生感受到,穿好校服,不再是学校的硬性规定,而是自觉自愿的自我要求,关乎个人形象。通过规范校服穿戴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要求,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通过校服得以强化。总之,班规班纪是条文条款,对班规班纪的正确解读则能推进制度的落实。穿衣戴帽如此,其他班规班纪皆是如此。

3.出现违纪情况时,按照班规处罚,就事论事,不和学生的人品挂钩,不搞人格歧视。

表扬学生时,和学生人品联系,内化学生的行为。例如:开学典礼时,没有做到坐姿端正的,放学后留下来重新学习如何做好40分钟动作不变形。做的好的,表扬这些同学,能用毅力控制自己的身体。班主任要留好证据。

4.虚心接受家长的建议,与时俱进完善班规。

班规是针对学生和老师的,每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是两个甚至六个家长,学生不是孤立存在的,家长也是班级的一分子。因此,在家长对班规提出质疑或者提出建议修改时,班主任要理性对待。因为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可能比老师还要全面和先进。例如:班里作业或试卷不写名字的同学时有出现,我们首先讲解名字的意义,它传承人的情、意、志,蕴含人的精、气、神,要尊重自己的名字。其次,按照班规,惩戒学生。

我们刚开始规定,忘了写名字,罚写N遍或者在班里高呼N遍我叫某某某。后来一个受罚的孩子家长说,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意义,纯属浪费时间。班主任要明白,这样的家长是背后不会使绊子的家长,是有一说一的家长。班级讨论后大家一致同意,将忘记写名字的惩罚修改为一次背一篇英语课文。背了两个月之后,有一个学生提出,我的数学忘了写名字,凭啥罚我背英语课文呀?全班再次讨论,将惩罚修改成哪一个科作业忘了写名字,就罚抄该科目的知识点或做同科目的小卷一张。还有,哪位同学“挣来”了扣分条,我就让他背课文或做卷子。但学生们认为背课文或做卷子提升的是自己的成绩,不同意。理由是,扣分条损害的是班级利益,必须为班级服务作为补偿。由此全班达成共识,老师就采纳学生的建议。

5.出现班规没有规定的新情况时,不惩罚学生先解决问题,然后补充班规,下次违纪才处罚。

以上就是我对班规的粗浅认识,随着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认识加深,希望自己对班规有新的领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让班规助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