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体验式道德教育的浅显认识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01-19 05:58:16 点击数:21462

对中学体验式道德教育的浅显认识

初二道法组  郭方方

【摘要】道德教育历来是中学教育的关键内容,传统道德教育无论在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也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因此,如何开展有效道德教育,让学生知行统一,就成为当代中学教育的重要问题。而体验式道德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让中学的教学回归学生主体、回归学生体验、回归现实实践。

【关键词】中学教学  体验式道德教育  实践

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是在理性哲学视角下的一种知性德育。过分强调道德认知,强调对道德知识的灌输,从另一个层面忽视了学生的鲜活个体形象,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与主观经验获得,让学生这一具体的生活人逐渐被培养成为了抽象道德人的过程。

一、中学体验式道德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体验

体验与人类社会紧密相关,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与体验,并且时刻伴随在实践活动中。换句话说,只要有人的活动就有体验的存在。因此许多学者都对“体验”做了研究和解释,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也就出现了不同的体验意义。在哲学领域,生命哲学家狄尔泰最重视“体验”这一概念,因此“体验”这个概念在他的诸多著作中经常出现。狄尔泰反对康德的先验哲学和经验论者“原子理论式的认识”,认为:“体验是认识的关键,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是整个‘精神科学’大厦的基石,只有在体验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在与他人、外部世界的关系中获得认知。”除此之外,狄尔泰还认为体验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方式,“乃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细胞”。[1]胡塞尔在代表作《纯粹现象学通论》里也经常用到“体验”这一概念,他从现象学角度阐释体验,认为体验是人认识世界的特殊方法,认为:“体验是对某种东西的意识——体验本身的本质不仅意味着体验是意识,而且是对什么的意识,并在某种确定的或不确定的意义上的意识。”[2]

而对于教育学家而言,对于体验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裴娣娜认为: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感受。”[3]而朱小蔓则认为体验指的是主动体验过程。对于沈建则认为:“体验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是一种活动,更是一个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4]

综上所述,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对体验的理解各有不同。而笔者认为:体验就是主体在实际生活中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悟过程。

(二)体验式道德教育

对于体验式道德教育而言,刘惊铎教授最具发言权,刘惊铎一直致力于道德教育领域的体验研究并提出和构建了道德体验论。刘惊铎在《道德体验论》中认为“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感悟个体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世界之中,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关系世界的融通性领悟。只要一个人对其周围的关系世界发生了含有价值判断的融通性领悟,这时的体验就是一种道德体验。在实际生活中,在有关系存在的地方,在个体人置身于一定的关系情境并与之发生关联时,其体验即使道德体验。”[5]换句话说:道德体验就是人们对实际生活中遇到事件的道德感受。所以,道德体验就是要让学生在亲历、经验中感知、形成价值观。因此,我认为:体验式道德教育就是将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与道德教育相联系,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道德、形成道德认同感、达成价值观的构建。强调学生个体的亲历与体验。

二、中学体验式道德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一)中学体验式道德教育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中学体验式道德教育就是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践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体验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从而逐步转换成道德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的体验中得到发展和成长。换句话说,体验式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经验与历练,在实际的践行中形成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认识,避免以往中学教学中过于注重道德灌输的倾向。具体而言,关注体验式的道德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构建平等对话、平等互动的生成性课堂。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主观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促进德性的形成。

(二)中学体验式道德教育是注重教学互动相长的体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师生的互动就是要在具体的体验中进行,对于传统中学的道德教育而言,更偏重于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对接,也就是教师通过教学讲授,将道德内容等灌输、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则是处于“接收”的位置,这就反映出了师生间的交流有待提升。而体验式道德教育则是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这种互动,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体悟道德认知,感知道德认知,践行道德认知。同时还是道德情感的交流,最终达到道情行为的达成,真正实现中学学生知情信义行的有机统一,达到由知向行的转化。

三、中学体验式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中学体验式道德教育与以往传统的知性道德教育相比,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因此,新一轮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实际、道德实际,从学生个体自身出发,避免道德教育的高大空。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由灌输式德育向体验式德育转变,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由知性德育向实践德育转变。如何能够在中学教育中引入体验式道德教育就成为当今的重点所在。

(一)回归道德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体验式道德

让中学德育课重回道德教育的实践角色,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观念和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主动在课堂进行践行,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德育课程中亲自体验,亲自感知道德的影响。但是长期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中学德育课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摆设,已经逐步丧失了德育课本身的道德教化功能,而成为学校接受上级检查、学校评比的花架子,因此,必须强化中学德育课的地位,继续让中学德育课回归学校课堂,进一步实现德育课应有的育人功能。而这一育人功能的真正实现就是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变过于注重道德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主动体验、主动感悟过程中践行正确价值观。同时改变德育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去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

(二)挖掘道德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体验式道德

充分挖掘道德教育资源,在多学科中渗透体验式道德。对于中学而言,学校的道德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德育工作师生有责,尤其在整个学校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渗透道德教育而且也能渗透道德教育。有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中学教师都认识到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任一学科的教学都要充分挖掘道德教育的资源,让学生在政治、语文、地理、历史、英语等课程教学中,通过语文课和英语课中的课本剧表演、地理课中的课外调查、历史课中的历史剧、爱国电影或者看纪录片等体验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道德品质,增强道德情感,践行道德行为。在学科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在国外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国外,中小学道德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且成效很好,最重要的就是将体验引入学科教学,教师在坚持育人为本的前提下,时刻以体验教学、以体验活动、以体验让学生获得道德认知,真正做到了“从做中学”的目标,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体验以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

(三)捕捉学生需求,在道德体验活动中获得道德体验

活动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道德也是在活动、体验中产生与形成的。换句话说:“没有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没有道德的产生来源。”因此,单纯的道德知识是不可能形成完善的人格与品质的,所以道德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去践行,只有通过过程、通过活动,才能让学生的道德知识得以实现。所以,道德体验活动就是指:“通过活动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全面提高的过程。”[6]真正的让学生主体在道德体验活动中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教育者精心设计的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道德目标最终实现学生道德认知的行为转化。所以,捕捉学生需求,就是要捕捉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心理,让学生的需求得以满足。就目前的中学德育而言,几乎大部分都只是形式化的开展,并未深入到道德实践的具体层面。例如: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文件精神,有学校德育处的主题教育安排等等。走过场的较多,而涉及到道德教育的本质——体验、感悟更是少之又少,最终导致中学德育课的实际开展成效性不大。

(四)强化三维一体,在合作中营造体验式道德教育氛围

强化三维一体,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在合作沟通中营造体验式道德教育的环境氛围,从而为中学实施道德体验教育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道德体验教育而言,非常注重学生道德体验的获得,而道德体验的获得则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生活实践基础上,而这就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形成开放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换句话说,这就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三者紧密链接,真正做到体验式道德教育的开放性目标,将已有的学校、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区、社会广泛参与的学校道德体验教育体系,从而为学校开展的体验式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围。

参考文献:

[1] 狄尔泰全集[M]7 卷.161

[2]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6106

[3] 裴娣娜.发展性教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5

[4] 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J].中国教育科研,2001:(4).

[5]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0-65

[6] 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