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崇尚“勇气”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7-11-17 09:01:07 点击数:490

——读《吹响新时代的号角》有感

初三历史组 彭玉荣

在《季羡林谈人生》中有一则故事,当时季先生定居在德国的一座小城里,住在一幢临街的三层楼上。有一天下午,他听到下面街上有骚动,原来是两个孩子在打架,其中一个十四五岁,另一个不过八九岁,小孩子的头只达到大孩子的胸部……刚一交手,小孩子就被打倒在地上,大孩子骑在小孩子的身上:前面是一团散乱的金发,背后是两条舞动着的穿了短裤的腿……手掌打到脸上的清脆的声音飘上楼去……“战场”四周围满了人,多半都是大人,但没有一个人来劝解。等大孩子第二次站起来放声大笑的时候,小孩子虽然还勉强奉陪,但眼睛里已经充满了泪。他仿佛是一只遇到狼的小羊,用哀求的目光看周围的人,看到的却是一张张含有轻蔑、讥讽的脸。他知道从他们那里绝对得不到援助了。抬头猛然看到一辆自行车上有打气用的铁管,他跑过去,把铁管握在手里,预备回来再战。这时候却有“见义勇为”的人出来干涉了。他们从他手里把铁管夺走,把他训斥了一顿,说他没有勇气——大孩子手里没有武器,他也不许用。结果他又被大孩子按在地上。

刚看到这个故事时,我不能理解“大人”们的冷漠、拉偏架。后来文章中点明:“欧美各国所崇拜的都是强者,他们只对强者同情,包括物质方面的强者和精神方面的强者,而且他们也不管这‘强’是怎样造成的。”

我觉得作者说得有道理,但更倾向于:在对等情况下(在一方没有武器的情况下自己也不能使用武器),西方崇尚“勇气”。从世界史中也可以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从提倡人文主义,用资产阶级的“人道”反对当时统治阶级的“神道”;到为获得财富去征服大自然,开辟新航路和从事冒险事业;再到去万里之外且人生地不熟的美洲殖民,都能看出西方崇尚的是敢抗争的“勇气”。

由此,我联想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携光绪帝一路西逃,江山岌岌可危,我们似乎能看到,八国联军的统帅西摩尔狰狞的脸上露出一丝诡笑。他一定会狂妄地认为,拿下这个逃亡小朝廷而后瓜分中国,如探囊取物一般。但事实上,中国没有被瓜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开始了以华治华。其中各有因由,但原因之一,是列强看到了中国的“灭洋”的勇气。

慈禧西逃前,1900614日至18日,联军被义和团群众包围在廊坊、杨村一带,面对用近代枪炮武装的联军,义和团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抗争,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爱国热情,打死打伤敌军300余名,西摩尔溃不成军,狼狈逃回天津。

慈禧西逃后,大清把最后一道防线设在直隶、山西交界处的东天门至娘子关一线,但能否让联军止步,谁也说不准。因为多国部队势气还盛,他们从海上一路打进北京,又从北京一路打到直隶、山西交界处。德国陆军总参谋长瓦德西,乐观地以为法军先遣队会轻松拿下东天门和娘子关,没想到,法国人灰溜溜地跑回来了。于是,号称当时世界最强陆军的德军派出主力进行增援。然而从190011月至19014月,八国联军最终出动上万人的部队,采取人海战术和车轮战术,连续进攻6个月,仍然没能彻底突破娘子关防线。八国联军第一次出现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于清军的伤亡,法军的总阵亡人数达到四百多人,主攻的德军阵亡人数在1400人以上,这是一个令人无比震惊的歼敌数字。

清军还是原本的清军,不可能一夜之间战斗力猛增,那么,是什么使这场阻击战最后胜利,与其说是身经百战的刘光才(山西大同镇总兵)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以灵活机动的山地战赢得了战争,不如说是将士们的决心和士气、不向侵略者低头的精神,给敌人当头棒喝,使其损失惨重。此役使瓦德西意识到:“无论欧美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所以领衔的德国,不再着急灭亡大清朝廷,一个基本的共识在八强中达成:战争要适可而止,停止“瓜分”清国,停止灭亡慈禧逃亡小朝廷,清国的赔偿要用货币,而不是领土支付。

俗话说,老太太吃柿子,专挑软的捏。它的言外之意是吃软怕硬。在现实中,活生生地存在着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以强凌弱”,面对这种情况,西方人更希望看到“弱者”的不屈服,更佩服“弱者”通过对等的方式(在一方没有武器的情况下自己也不能使用武器)赢得自己的尊严,而非委曲求全、谄笑、鞠躬。

中国人通常会对“凌弱”的强者进行指责,会站出来保护“弱者”,以示自己伸张正义。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们现在应该改一改观念了:不赞扬“以强凌弱”,也不去做越俎代庖式的“保护”。我们应该做的是:告诉“弱者”,要敢于亮剑,赢得自己的尊严。